善良的卖油翁:一勺油改变一个村的命运

admin1周前未分类27

在江南的一个小村庄里,住着一位六十多岁的卖油翁,大家都叫他老李头。老李头每天挑着油担子,走街串巷卖香油,虽然日子清贫,但他总是乐呵呵的。

那一年冬天特别冷,村里张寡妇家的房子被大雪压塌了半边。张寡妇抱着六岁的儿子在废墟里哭,村里人都摇头叹息,却没人伸出援手。老李头路过时,二话不说就把自己攒了十年的养老钱——用红布包着的八块银元全塞给了张寡妇。

『这钱你拿着修房子,孩子不能冻着。』老李头说完就要走,张寡妇跪在地上直磕头。村里人听说后都笑话他傻:『你自己还住茅草屋呢!』

第二年开春,老李头照例去城里进货。回来时油担子突然断了绳,油罐顺着山坡滚下去,正好砸中一个躺在草丛里的年轻人。老李头慌忙跑过去,发现年轻人满腿是血——原来是个被土匪打伤的红军侦察员。

老李头把侦察员背回自家茅屋,用祖传的草药给他治伤。夜里土匪来搜村,他把侦察员藏在地窖里,自己却被土匪用枪托打掉两颗牙。三天后侦察员退烧了,临别时塞给老李头一块绣着五角星的手帕。

『等革命胜利了,我定回来谢您!』年轻人郑重地敬了个礼。老李头摆摆手:『快走吧,油钱不用给了。』

转眼到了1950年,村里来了土改工作队。领头的干部见到老李头就紧紧握住他的手,原来正是当年那个侦察员!村里人这才知道,老李头救的是现在的县委书记。

在干部主持下,村里建起了榨油坊。老李头被推举当技术指导,他把祖传的芝麻香油炸法教给全村人。张寡妇的儿子学了文化,当上会计;总笑话老李头的王二愣当上运输队长,专门往城里送油。

最让人感动的是那年除夕,老李头蹲在修葺一新的榨油坊门口吃饺子。全村人突然提着灯笼聚过来,张寡妇捧出一件新棉袄,王二愣扛来半扇猪肉,当年的小侦察员——现在的书记带着一块『人民功臣』的匾额。

油坊的灯火照亮整个村子,老李头抹着眼泪说:『我就给了几勺油啊...』书记笑着纠正:『您给的是改变命运的火种。』

后来这个村成了有名的『香油之乡』,村口立着个铜像:一个老人弯腰倒油,油壶里源源不断流出金黄的香油。底座上刻着『善良如同香油,看似微小却能香飘万里』。

如今你若去那个村子,还能闻到空气中淡淡的芝麻香。老人们总爱指着铜像对孩子们说:『做人要像老李爷爷,心里装着别人,福气自然来。』而这样的故事,仍在每一滴香油中延续着...

相关文章

善良的木匠与报恩的白蛇:一个关于善有善报的古老传说

在江南的一个小村庄里,住着一位名叫李老实的木匠。他手艺精湛,为人善良,虽然家境贫寒,却总是热心帮助邻里。村里人都说,李木匠做的桌椅板凳,用上十年都不会坏,但他从不漫天要价,遇到穷苦人家,还常常分文不取...

善良的谎言:老鞋匠与流浪少年的暖心故事

深秋的傍晚,老街上的梧桐叶打着旋儿落下。58岁的修鞋匠王德福正收拾着摊位上那些陪伴他二十多年的老物件——发黑的钉锤、磨得锃亮的锥子、五颜六色的线轴。这时,一个穿着单薄校服的少年在摊位前徘徊了三次,最终...

善良的守村人与百年银杏树的秘密

在皖南山区的一个古老村落里,流传着一个关于守村人老周和村口银杏树的温暖故事。这个叫云雾村的地方,有棵三人合抱的百年银杏。每到深秋,金黄的叶子就像给村子铺了层毯子。村里70岁的周老汉,是第三代守村人,每...

善良的守林人与白鹿的报恩

在云南的深山里,有个叫老李的守林人。他六十多岁,头发花白,脸上的皱纹像树皮一样深刻。老李独自住在山腰的小木屋里,守着这片祖辈传下来的林子,一守就是四十年。那年冬天特别冷,连山泉都冻成了冰柱子。老李巡山...

善良的补鞋匠与神秘老人的报恩

在江南一个名叫青溪镇的小地方,有位年过半百的补鞋匠老周。他的鞋摊摆在镇东头的榕树下,一张磨得发亮的小马扎,几把挂着铜铃的修鞋工具,便是全部家当。老周手艺极好,却有个古怪规矩——遇到孤寡老人和流浪孩童,...

善良的守桥人:三十年风雨无阻的承诺

在皖南山区的一个偏僻村庄里,有一座摇摇欲坠的木板桥。这座桥是孩子们上学的必经之路,也是村民出行的生命线。每当雨季来临,湍急的河水总会把桥面冲得七零八落。三十年前的一个暴雨夜,村里最年轻的木匠张永福亲眼...

发表评论    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